精神文明

当前位置: 首页 - 精神文明 - 正文

南阳坡矿:“海峰课堂”锻造电气尖兵 赋能矿井智能化建设

打印本页

字号:

日期:2025-03-27

来源:晋能控股集团网站

  “来,大家围过来。现在进行的是真空磁力启动器的操作演示。启动前,务必仔细检查线路连接是否正确,各部件有无松动。启动过程中,要密切留意仪表数据变化。小李,你来操作试试,别紧张,严格按照步骤来,我在旁边指导。”朔州煤电公司南阳坡矿电讯部部长王海峰在实操课堂上耐心地讲解与示范。这一幕,正是“海峰课堂”日常教学的生动缩影。在这里,电工人才已成为保障矿井安全生产、稳定生产、智能生产的核心力量。

  自“海峰课堂”电气培训项目启动至今,已运行9个月。项目初期,仅有1名讲师和12名学员,如今,团队规模不断壮大,已拥有2名经验丰富的讲师、1名助教、2名实操经验精湛的教师,学员数量也增长至25名,这些学员均来自采掘一线及机电队组,他们带着工作中的实际需求走进课堂。

  “海峰课堂”秉持“专业对口,缺啥补啥”的教学宗旨,针对岗位职工业务技能薄弱环节,全面细致地阐释电气设备内部电路板及电子元件工作原理,为学员夯实知识基础。同时,高度重视实操技能的训练,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在实操环节,学员们能够近距离接触并操作各类电气设备,涵盖采煤机、掘进机等大型机械设备,以及隔爆移动变电站、真空磁力启动器、馈电开关和井下语音通信装置等关键电气设施。通过反复的实际操作和故障排查训练,学员们能迅速将所学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真正实现学以致用。

  为保障培训工作高质量推进,切实攻克企业在电气专业人才技能强化与应急维修能力提升方面的关键难题,“海峰课堂”构建了科学合理的薪酬激励体系。针对讲师、助教、实操教师及学员等不同参与主体,精准划分薪酬标准,从源头上激发整个团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同时,“海峰课堂”紧密贴合生产实际需求,制定《煤矿井下应急维修奖励办法》,该办法依据个人每月实际维修次数和故障难度等级,实施差异化激励措施,促使学员在实践磨砺中快速成长,实现从理论知识到实践能力的深度转化,在企业内部营造出“以学促修、以修促学”的良好氛围 。

  接下来,南阳坡矿“海峰课堂”将继续秉持“来一人学一人,学一人成一人”的育人理念,以培养适应智能化矿山发展新需求的高素质电气专业人才为目标,持续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实践环节等多个维度优化与创新,源源不断为企业智能化转型输送优质电气专业人才,推动矿井安全高效生产。

( 作者:杨栋 责编:葛文璐 )